经典案例

价格比肩新速腾,新明锐实力使然还是勇气可嘉?

2025-10-09

 

2013年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22万辆的销量,其中12万辆是由明锐贡献的,所以对斯柯达来说,有关新明锐一切都是头等大事。

车展上热闹的预热,之后有条不紊传播释放,最后还一掷千金大操大办了一台上市大戏,新明锐似乎要沿着一条意料之中的路线走下去,但最终还是放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雷。当11.99万~17.99万元的价格公布后,让人不免有些愕然,新明锐底气这么足,是真当大众不存在么?

如果只是独自站在镜子前,新明锐有理由为自己所陶醉。斯柯达品牌全新的设计语言突显了时尚年轻;上海大众旗下第一款MQB平台的产品,意味着更大的空间和更先进的配置;换装的EA211系列发动机更加节油环保,但世间总会冒出几个专门用来评价对比的参照品,新速腾就是新明锐绕不开的那个标杆。

取消了1.8TSI及2.0L车型,1.6L和1.4TSI车型也换装为了EA211系列发动机,但新明锐依旧延续了之前各车型的命名方式,要想将新老明锐的价格做番对比非常容易。

除入门的1.6L手动逸致型价格略有降低外,新明锐其余各款价格全面上涨,配置越高,涨幅越大,作为旗舰的1.4TSI逸尊型价格更是高涨了9300元。

涨后的新明锐开始在价格上与新速腾胶着起来,在高配车型上,新明锐的表现甚至比新速腾更加强势。第一反应是新明锐必然会在配置上诚意十足,起点极高,但如果逐条细看配置清单,新明锐在此方面的优势也并非明显,依旧没能像新速腾那样把ESP、侧气囊和6扬声器拿来当作标配,难以充当消费者做出决定的“最后那根稻草”。而至于品牌力,更不用多说,斯柯达要想在此方面与大众平起平坐,至少目前还不现实。

加拿大黑马预测

在新明锐的宣传中,大众MQB平台及模块化生产理念被当作了重点,但除了空间加大和节省燃油的轻量化之外,MQB平台更多的优势都与成本控制有关。降低设计成本,缩短汽车生产周期,降低生产制造成本……,企业在成本端获益,但最后却在产品上毫无体现,新明锐头顶着MBQ的光环,却没能惠及于人,这代言人当得并不合格。

也别就此认定MBQ平台的节奏只能是高大上。两个月前,同样源自MQB平台的国产奥迪A3也举办过一场上市,最低价格下探到了20万元之内,当时引得叫好声一片。

价格比肩新速腾,新明锐实力使然还是勇气可嘉?

至于用先进性来为新明锐辩解的,那必须祭出“后悬架”这项大招了。如果独立来看,新明锐采用扭力梁式悬架根本不是大问题,家用车多数只是应付日常,纠结与悬架实在是没这个必要。但是放在时间、市场里面,以多维度来看,问题就变得纠结了。一是老款明锐配备多连杆结构,新款涨了价,还减配,说不过去。二是大众新速腾最近升了级,扭力梁变成了多连杆,悄悄把后知后觉的新明锐推向了“不义”。

明锐是斯柯达品牌的救世主,但在以惨烈著称的A级车市场,明锐始终没能跻身第一梯队。新明锐虽然底气十足,但恐怕还是难掀大浪,先是被新速腾暗地里将了一军,随后又被只公布了预售价的新卡罗拉和雷凌轮流打脸,只剩自己孤零零的站在了比肩新速腾的价格高台上,一厢情愿的踌躇满志着。